看完好激动!
三星半吧,基本上只在说好莱坞大片音乐(外加一点英国和一点莫里康),而且还没提纽曼一家和新世代这批效果器玩得溜的。要我说,在电影音乐的世界里,至少法国、意大利和日本(还有本身已经是一个世界的印度)是不该漏掉的。
今天看了它的纽约首映,哭惨了。作为多年旅居这里的观众,片子直接激发了无数回忆片段。作为狂热的音乐爱好者,这部片子简直是拿来朝圣了,近五十年里好莱坞的重量级配乐家几乎都出镜了。作为新入门的从业者,简直无法想象这部片子的制作长度和详实的素材准备时间。快出DVD,我要买!
好棒!
结构上可以做的更好
20世纪以后古典音乐日趋僵化,管弦乐创作仅剩的舞台也就是依附于电影了,好比菟丝缠绕着树木。
里米尼周日早餐电影,想学大提琴了。
3.5请了特别多师傅但还是说了几个说烂的,浪费;另欧亚版图全面缺失,局限于好莱坞,过于片面。几处有趣的:用合成器vs找乱七八糟东西做音效,自己指挥vs蹲监控室,流派分明;寂寞老师对比之下烂得特别明显;moby竟然真有其人(HIMYM梗);小黄人的巴西师傅巨可爱;DannyElfman太!酷!了!
不是「電影配樂傳奇」,而是「美國電影配樂傳奇」,再準確一點是「美國大片配樂傳奇」。這真要不厭其煩地提出才行。
3.5。明知它作为纪录片何其片面和表面,还是非常不争气地因迷影而感动先行。除了卡梅隆的片尾暴击,最打动我的细节反而是那些在演奏时笑意盎然的乐手,那种诧异接收了奇葩命令而后又自我惊喜的感觉,大概也是另一种独属幕后的“配乐”魅力。银幕上的电影因音乐而完整,银幕外的音乐因电影而长存。
虽然无法系统涵盖配乐大师们,对于入门者算是个不错的引导。片尾卡梅隆介绍与詹姆斯·霍纳的机缘真的很触动人
音乐的渲染力真是很厉害,我差点要给出5星高分了...其实纪录片整体结构内容编排方面,只能给到4星。
bravo!
片尾有催泪弹!当我们看电影时,似乎已经习惯score的存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观感和情绪,时而跳脱时而融汇。好的配乐并不需要刻意刷存在感,出现的时候你大概无暇分辨每个音符是如何发出,等你反应过来并开始回味,大脑早已分泌出他(无所不能的作曲家)想要的情绪了。ps,演奏家们神情各异地摆弄鼓掌中的“乐器”进行合奏的场面真感动!片子虽然浅显,但见识了几种好玩儿的乐器,那个姑且称之为三弦琴的家伙真神奇!
3.5虽然我也认同配乐给影像锦上添花了,但这里面好多例子都挺浮的(浮华或浮夸吧)。乐团没有彩排过直接录音这个点挺震惊的。一边看一边想我还是更喜欢侯麦啊!
容纳了电影配乐的创作历程、技术变革,艺术创新,重要历史人物的曲风赏析,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纽曼父子、威廉姆斯、汉斯季默、莫里康内、约翰霍纳……能想到的配乐大师在片中几乎都有影像资料。电影配乐大师们,永远爱音乐甚于电影本身。
听觉盛宴,广为熟知的配乐大师和作品,莫里康内、伯纳德赫曼、约翰威廉姆斯、丹尼叶夫曼、托马斯纽曼、汉斯季默等被悉数提及。电影配乐是20世纪后最伟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让管弦乐得以保留和展示。片中也谈及了配乐师与导演的合作关系,毕竟配乐是电影成片前的收尾工作,又有着极高的行业门槛,相比于其他工种,配乐师们更多是导演的乙方,将导演的需求具象为乐符,同时他们也是活在deadline边缘的群体,往往配乐工作还未完成,电影宣传就已经开始。穿插展示了一些配乐师的工作状态,有人喜欢搜集杂七杂八的乐器,用完就废弃;有人要到大剧场录音并亲自指挥演奏。片尾:R.I.P.JamesHorner
刷名字认脸。hanszimmer的人声也是真迷人啊!
采访量那么大,素材那么多,组织的却那么贪心。威廉姆斯开始的那些大管弦作品铺在一起,随ET一起茁壮Up,怎么都会烦到催眠吧。可惜了稍稍提及的不一样那些规避配乐的新好莱坞和合成器介入。结尾卡梅隆回忆霍纳的随笔怎么成为泰坦尼克主题确实动人。
这个纪录片名应该叫HollywoodScore。从一开始掩盖放映机噪音的钢琴演奏到后来的情节氛围重要组成部分,配乐就像一场声音实验。收集各种乱七八糟乐器甚至买了个玩具钢琴录完音就回去退货的那伙计比较搞笑(我会一直记得离开北京时把古筝留给一个韩国DJ他给拿去创意性用弓敲打左手区域搞出诡异音效),威廉姆斯被重点介绍,有orchestra在studio录音的熟悉场景。身边做配乐的朋友不少,纪录片看了很有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