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大二读《纯批》时做的一个梦:我在康德住的那栋阁楼的地下室里,与他共进下午餐,足足吃了两个钟头。
睿智不失天真,刻板多有趣味,哲学之子虽然逝去,却与头顶的灿烂星空,以及内心的道德法则,俱为永恒。
1小时
在我们怎么去生活与我们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之间还站着一个人,——以一种不安而宁静的方式,这个人将必然这么去生活、这么去看待这个世界。
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当他读到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
纯真的、好奇的,直率的,在高高呼叫的大树下独自行走的康德,被一片熟悉的湖泊吸引,我们便只能看到他纤细的背影,仿佛他在叹息,但更可能是安静地眯起了双眼。
没想到是这么可爱的影片。
最后的statue有点超级变变变的感觉
一包眼福了!果然是糟老头子,另类的糟
Twothingsfillmewithconstantlyincreasingadmirationandawe,thelongerandmoreearnestlyIreflectonthem:thestarryheavenswithoutandthemorallawwithin.
刻板至极的重复到得出结论在这里比起康德的理论似乎他本人更有意思
想看找我捏
最后他走进了光里
可能是受库恩的传记先入为主的影响,实在无法接受电影里这样一种笑话集锦式的描绘,相当无聊的一系列刻板印象。海涅的几句自作聪明式的刻薄讽刺,竟然定义了一个学者几百年的形象,猜想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于一个这样的康德,大概是可以借此来安慰自己的平庸吧。
康德的生平因为简单很容易拍出形式感(康德这样的人,在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古希腊,估计都成不了哲学家,至少不会成为“爱智者”的偶像),但不够彻底,不如更抽象一点。最好笑的一幕是,康德的邻居种了一棵树,挡住了康德观看邻居鸽房的视线,他想叫邻居把树砍掉。有天他散步的时候(当然电影不会错过“看到康德就对表”这一著名桥段)遇见邻居,就问他,“你看见那个鸽屋了吗?”邻居说了一大堆,然后反问,“教授,那么,我能看见鸽屋吗?”
室内黑到看不见,相当哥特了。电影风格可能是模仿康德谨小慎微、一丝不苟的性格,高谈阔论很少,只在刻板、琐碎的生活中表现时间流逝。最后玩了点小手段,镜头借位让康德“走上”基座,成为自己的雕像。
走路散步的节奏、早餐咖啡的位置,日常就是一丝不苟,一成不变,柯尼希堡的七座桥、餐后咏唱四季的歌,思绪是林中的鸟,听得见他唱的歌,看不见它的影
备受感动。
小脾气太多,好可爱。
有几个镜头印象比较深:①俯拍,画面上方是一条路,康德从左到右缓慢走过。下方是一群人在野餐。双方在同一画面中,却毫无关系。给我的感受是,康德的学说高高在上,远离日常生活(后面一位女士的来信也提到这一点)。②服侍了康德30年的仆人离去,换了一个年轻人。这时体现出康德对生活细节的严格要求:咖啡壶必须要这样摆,仆人必须要站在同一位置(以至于康德身旁的地毯都印出了仆人的脚印)③也许是疲乏了,康德的帽子被烛火点燃了,一个劲地拍自己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