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中的涛先后穿了印度纱丽、空姐制服、透明雨衣、白色保暖内衣、日本和服、婚纱、军大衣,我觉得这绝对是贾樟柯的性幻想大合集……
花絮里贾樟柯兴奋地给大家展示自己的盗版碟收藏
欠:刘书和35元、志刚18元、王建军7元、老邵50元、六子40元、丽玲15元、小学门口买挂面的3元。陈志华“二姑娘”。。。。干柴烈火,果然能真的烧起来。。。以杨贵妃潘金莲玛丽莲梦露麦当娜等一切美女的名义,为世界和平妇女解放脸无雀斑,干!
一日长于一年,世界就是角落
喜欢开头那只求而不得的创可贴。我和赵小桃一样向往乌兰巴托。每次坐国际飞机,在昏暗的机舱里,面前的显示屏上出现冰冷的世界地图,用箭头绘出本次飞行的航线。每次总会看到乌兰巴托这个地名。好像总是擦着它的肩膀飞过。好像那是一个无法着陆的荒芜的地方。
题材突出,但处理得“减法不够”,太多凌乱散碎的细节与无必要的“填充镜头”。《世界》是一种connection,但贾的这部尽管投资上去了,技巧与中心disconnected的地方却太多,个人感觉应该再压缩。
贾樟柯惯有的现实主义的粗犷,内敛而深刻的表达。但是支线太多且杂以至于无法理解主题。繁多的细节令人枯燥,结尾因此看起来似乎可以有多种解释,因而本片并未能像是《小武》那样,一个给力的长镜头之下一个发人深省的感悟。(小武评论已被删)7.4
《世界》是贾樟柯对“故乡三部曲”之后的回应,既然那般破碎、贫瘠的故土是令人彷徨迷茫的,那么能否向外逃离到一个更丰富更自由的世界。贾樟柯离开故乡汾阳后似乎也对应着人物向更深处世界的进发,“世界公园”承载着走出去的欲望和内在的焦虑,也是贾樟柯对中国快速对接世界而大多数人却深陷世界牢笼的困境表达。
将“世界之窗”公园作为拍摄地与剧情发生地的点子真是绝了。在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奇葩风景区里可以产生各种荒诞的组合与巧妙的隐喻。看似拍摄的是生活中平淡无奇稀松平常的事情,但却通过非常内敛的方式展现了并不简单的人际关系与情感流动。值得反复回味。动画部分略诡异。四星半
4.0。这部片对我感触更大。“身在北京,走遍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讽刺。冷静与客观,是抽离自身静观的效果。贾樟柯有自成一体的叙事方式,碎片式拼接,对空白的留取,同时也是一位真诚的记录者,忠于自己,忠于现状。结尾处理赞:细雪,两具尸体,几双腿,画外声音。生命结束,世界刚开始,题旨。
太长了。有些好的构思,但是执行有问题。动画处理有些突兀。世界很大,但你我都囚于方寸之中。本来很好的构思,却讲的这么零碎也是可惜。
讓人傻眼的動畫,但也展示了賈樟柯身為創作者的勇氣,他甚至刻意追求一種粗糙感,同理於帕索里尼擺弄攝影機的方式。世界公園,一個偉大的意象,寧浩也用了一次。賈樟柯說的是,我們看似擁有了世界,卻依舊被困在其中,眼前的世界不過是一場幻覺。寧浩說的是,世界公園本身,就是中華文化的絕佳象徵,如同什麼鬼都泡的藥酒,和配備了美國隊長盾牌的猴戲班——中華文化總能為我所用地同化一切。他們都是厲害的觀察者,總能做精準的捕捉。想到了南方車站。刁亦男做的更多的是收集的工作,陪泳女/住在動物園/廣場舞,他的惡趣味讓他對這些東西很敏銳,也有足夠的想像力去補足細節,再串連成一個故事。而「收集」一定是零散的,不免產生情緒上的斷裂。所以我想,如果他放下架子,拋開情感/邏輯之類的東西,專心拍一個cult片,一定會很好看。
个人感觉枯燥i
保安骑上高头大马,也变不成发号施令的将军。舞女换上空姐制服,也登不上飞往异国的航班。举起望远镜,看不见乌兰巴托的夜,放眼望去,是大兴的巴黎。喝下二锅头,咽不了身在异乡的苦,酒醒过后,是生活在哭泣。世界那么大,被命运的牢笼困住,看你往哪跑。人类那么小,当生活的重压来临,插翅也难逃。
电影中插入的flash动画和世界之窗这样的景观都属于2000年代,也随着时间慢慢消失了。人都很小,环境很大,像风景明信片一张一张插在时代中
感觉科长再也挖不出这么好的题材了。如此舞台剧式的走位,配上纪实性的表演,也算一种有趣的反差。只是审美趣味依然是硬伤。
AtSFMoMA,贾樟柯回顾展。重看时越发觉得零碎而符号化,扣了一星。喜欢小桃和俄罗斯女演员言语不通心有灵犀的友谊,在K厅洗手间的一句“我很好”,相拥哭泣。那金碧辉煌的K厅走廊,是《潜行者》+《Solaris》,小桃长靴外八字太空人般威武而去的背影惹得我们都笑了。结尾"No,Ithinkit'sonlythebeginning"细思极恐啊。
加油
一个上午,一部《世界》
开始的很好,很贾樟柯,但是奇怪的动画和动人的音乐,让人很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