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干太柴了
在各种政治或者意识形态与取向标签之外,似乎孩子是未受污染的璞玉,但也只是一厢情愿。
《大象》+《杀戮》的故事。视觉风格好像是不经意做出的美,帧帧都想截图,尤其是内景。想隐喻的东西不少,正经不跑偏的挪威社会缩影。每个在崩溃边缘徘徊的人们又都找到了一丝温暖,唯独孩子失去了话语权,唯一的沟通渠道也那么微弱。
一场儿童事故发生后几个相关的成年人的状态描述,并且用他们的身份职业立场和彼此的关系为内容层层加码。我原以为展现的是文明社会里成年人处理问题和沟通的方式,结果看到照样有人宣称这是极左翼的洗脑作。这对于一个没有以政治立场作为出发点的奢侈的观众来说有点困难。
有点长,压缩到2小时内,应当能给4星。本片类型除了“剧情”,还应加上“同性”标签吧,而且本片同性关系的描述处理得非常巧妙,甚至可以说是由“同性”串起了全篇的。
#VIFFGiornatedegliAutori单元。从发生在孩子间的意外事件出发,检视背后成人世界的社会。很有幽默感但也不够深入。
6.3/10
7.5/10
太平淡,真的耐不下性子看
2/46/1
这么长时间,罩上个红色滤镜真不是什么好主意
这是一部很难打分的片子。剧本打磨其实挺精细,对白看似不经意但实际很考究。从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同伴无意识造成了意外死亡,这样一个事件,作为一个引子,透析的是成人的世界和多元的社会。导演心很大,命题很广,通过纪录片体般大段大段的对白推进,往里装了很多东西。这是优点,也恰恰是缺点。开篇的三小段长镜头很抓眼球,无论室内室外的镜头调度非常考究,完全融入一个技术流范儿,足以可以视为一部影视教科书。
居然有人拍电影想让政治意识形态和解,瞧瞧那些右翼多么自大迷人甚至自负到可怜吧,最终竟然为了爱情淡化掉意识形态。把政治融进肉身的人更渴望一个纯粹的肉身,丧子之痛就是用来唤醒的。我也不知道明天醒来我还能不能看懂自己写了些啥
导演关于社会议题的私货有点多了,并没有和主体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如果能耐着性子看进去的话,片子还挺不错的,它把挪威社会的缩影放到一起校园霸凌死亡事件中。当一个右派政客的孩子死亡之后,随着多方开始寻找原因,社会的群像开始越来越清晰。片中这样的死亡事件,拿到国内也同样可以超级有共鸣,只可惜我们的电影拍不了这样的题材。这位挪威导演的兴趣点更多的在当事人各方事后的心理上,道德上不停地审视自己,冲突是向内的,最后在未成年保护法面前,国外和国内的受害者心理本质上都一样。
#76thVenice#威尼斯日借儿童校园事件展示成人社会缩影着重心理描绘构图对白考究
喜欢和嫉妒面前大家都喜欢炫耀和刻意讽刺。沉重的少年校园社会议题里面也有很多北欧冷幽默,比如,女儿和右翼人士谈恋爱、全家大为震惊,和同性伴侣吐槽同事、伴侣关心的只是你的同事帅不帅,笑死。
6.7表面的悬疑事件充满了成人世界的问题,但内核更像是爱情电影……同时也抛出一个问题,出柜的同性恋究竟可以外放出多少自己的气质?
北欧幽冥影像
7.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