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塑造少有闪光,甚至不算成功。实际意在国民性的展露,略带舞台风貌的群像调度具有高于场面的象征含义,即突出群体在历史视角下作为一整个机体的运作,每个人都像一个身体里的血液和骨肉一样流动、舒展,他们的消亡残酷而荒诞,但是不会阻断一个民族继续生存下去。
观影清仓期,看过留脚印,看得不认真,好像还不错?
[想看2011-06-22]#31stTrieste#特别展映。2018保罗·塔维亚尼监制的修复版+1982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修复得真是好看。塔维亚尼兄弟的群戏相当出色,影片对意大利的民族性有着不错的吐槽和反思(有那么几个时刻竟然让我想起[鬼子来了]),比较复杂的不同阵营、不同阶级也表现得很清晰。麦田大战和老头老太太告白两段拍得美极了。叙事人=长大了的六岁小女孩。
虽然有过分意译的嫌疑,但《疾走繁星夜》这个片名真的很好。镶嵌式套匣故事或许是为了增加古典性?但就好像贾科长早期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现实拍得深入泥土,魔幻似乎无存在的必要。暑热蒸腾的画面捕捉到意大利的某种精髓,寥寥几笔却能勾勒出动态繁杂的群像,其中每段关系都有种倔强的真实,这或许是最优秀的地方。
导演很会拍风景,一度让我忘了是一群人在逃亡,小孩总之不知道现实的残酷,用她们天真的视野让我感受了一个不那么可怕的逃亡。片中老年人的黄昏之恋,眼看着孩子被杀后自杀的法西斯,群像刻画的很好。不过确实这流星的意向没有什么必要,关联性不大,影片不需要这个意向也已足够。
塔维亚尼兄弟的作品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古典味,无论什么题材,都能将这种意味发挥出来;此片虽是二战题材,同样更具有这种风格倾向。
第五颗星星献给1982年~
被零碎的人物分散了注意力,一个简单逃亡的故事,怎么能被评价“好看到爆”呢,想找来宝琳凯尔的这篇影评读一下。片中也没有出现一个流星夜,那一夜他们简简单单的在收割麦子中度过了。海报中的那一幕出现在小女孩的想象中,是老爷爷常讲述的古代希腊故事的具象化。人物的内心独白,细腻丰富的插入情节,是这对导演一贯的手法。重看一遍,还是提高好感,有些怪怪的片段还是只属于塔维亚尼兄弟的不拘一格。比如耳朵和钥匙的重复特写,拼命做鬼脸的可爱小女孩。记录几个翻看了评论后才注意到的地方:1、早上睡在坑里的人体摆出的形状也是本片形式美的一部分;2、对那些遽然而至的死亡,和对死亡的描写感触更深了;3、在麦田对战时有处于敌对阵营的人本来互相认识,这场戏里还有很多荒诞成分;4、开头的婚礼后分道而行的三组人在后面又走到了一起。
就镜头语言来说tooclassicforme。生死关头的portrayals不忘生动呈现意大利国民性…当下巴勒斯坦人好像也是这样吧,选择在原地等救援还是冒着风险走出去寻找希望horrifyinghumanhistoryagainandagain
浪漫与无常,不知道姜文有没有受到启发2333关于割麦子的力量美感有四五部可以相关联想的后来才知道从最早和Valentino合作纪录性质素材就是取材从小的生长经历
2024.3.12号@BFI
處理同一件事,他們的方法總比別人要笨拙一些,甚至有時顯得拙劣,但因為十足的原創力,所以還是很可愛。一種很接近亨利·盧梭的感覺。
冲着入围视与听杂志百佳找来看的,片名起的太好了,听起来很高级,影片本身的电影感却很弱。
三星半四星。看似儿戏的战争片,其实充满了残酷,尤其那段枪战,简简单单讽刺力拉满,彼此都认识的普通人互相开枪,何等荒谬可笑啊。无力庇护百姓的宗教,搞怪的女孩,想搬家的少女,农民枪战,鬼脸士兵,夕阳恋,太阳雨。最后的恋爱想起了《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及,意大利的太阳雨很常见吗?第二次在电影里看到了。
观看动力:一村子人的命运。视听乐趣:非戏剧的结构,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浪潮。要不是最开始的星夜与成熟女人的叙述视点,这个电影会是对观众的残忍。
不太喜欢流星的设定,给我的感觉太出戏,相对来说其他部分就好多了。行程途中的毫无目的,是那个时代农民思想混乱的真实写照。虽说引入了美军,但重点却不在之上,而是同镇人的自相残杀。
人物还行吧叙事有点潦草了
美丽的群像,尤为真实地展示了战争下人特殊的精神状态
冲突并不很吸引但好在如此之真
和《随心所欲的五月》题材相近,但剧情更丰富,诗意,使用了平民的视角来与战争相逢,表现了正常的人性,而不像中国的战争题材片,一切为打仗服务。只是因为说着意大利语,又只有英文字幕,对一些对话没有完整理解,尤其是一些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