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tv的纪录片比Netflix有心
有人吐槽说苹果无论拍什么都会变成讲中产阶级家庭伦理。这片也是这样,你以为是讲建筑?实际上2/3的篇幅在讲中产阶级家庭伦理…
每一集都在某个个人的角度挑战对居住空间的看法,基于设计者自身的视角,围绕在自然、社区、本土、个人和空间的关系和交互。深受启发的是香港的变形金刚,空间为需求改变。我也很喜欢自然温室和煤屋这样的原始“家”感。最后一集好棒,我理解错了:我不是在看空间、是在看家,是居无定所者的希望,也是改变世界者的动力。
第一集,感动于对自闭症小孩的关爱,拒绝期待。第二集,设计师对于信仰,相信去改变,真的就去改变。第四集:对于小时候不稳定、流动的记忆变成了长大移动的变形屋,与香港狭小的居住环境相适应。小时候居住的房子,改造后仍然生活在其中,对于以前的记忆和未来。第六集是对工匠的尊重,不是嘴上说说,由他来开第一瓶香槟。房屋的开放程度与安全感相关。最后一集用3D打印给贫穷的家庭带去房子。想起建筑商说过其实是炒地增加了房价,一平米房子的建设成本才2000元。帮助他人给他人带来希望是最有意义的事。
一般吧,大部分房子都不是特别想去住。“我有一所大房子,有很大的落地窗户”从来就不是我的梦想,我只想要一间面积满足我家政妇的劳动欲望但又不会大到会做家务做到疲累的小房子
每集一个案例,探讨家与人的新思路。超喜欢第一集瑞典那个玻璃罩下的家。前八集都是有钱人的游戏,没想到最后一集感动到,最后一集为极度贫困者无偿提供3D打印家,给了一群人重生的希望。天使一样的建筑师说,他想要“消灭无家可归”。
Architectureisinspiredbyimaginationandhumanity.
和苹果主题一样,这部建筑记录片,说的是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是可持续,是可改变。
这片其实是通过建筑在说教……虽然道理都很正确。当看到瑞典人围坐在花园开放建筑内下午茶、香港建筑师奋力推动滑轨家具的时候,我忍不住停止了腰杆……
看完第一集瑞典的“自然屋”,就觉得立意不简单。不知后面几集什么概念果然不同凡响,e2“芝加哥南区”已经不仅仅讲的是物理上的家园(建筑),是精神文化上的家园。这个系列十分meaningful巴厘竹屋和香港变形屋都叹为观止;缅因的煤屋……让人感慨,在现代社会的确还有人拥有“回到原始”的基因,两个孩子都在家里浴缸出生,只能用叹号!每一集都无与伦比,最后一集更是意义非凡。中国迟早也会走上3D打印房屋之路
最后一集以3D打印来解决贫困地区的住房问题毫无说服力,在劳动力低廉地区用3d打印来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喜欢bali的竹屋和印度的wallhouse。wallhouse看起来好凉快!模糊了室内室外的界限,空间显得非常通透,与周边的环境融合
Homeismorethanahouse.It'slife.It'scommunity.It'severythingconnectedtopeoplelivinginthehouse.
喜欢SwedenNaturhus,不喜欢香港的小空间组装(其它7个房子还没看
虽然有些糖精味但还是算是很好看的纪录片吧……
世界各地的9种居所。建筑师或屋主的他们无不真诚单纯,且目的明确,这点对最终达成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观众在每集里都看到了善意与希望。里面有一句大意是~房屋是你的自我延伸。这点延伸,是初始的想法真正通过了历练来打磨,居住环境被打造的日渐成熟,同时个人也在随着积极改善境遇的过程中,得到成长。个人最偏爱E01E08。但E07,是设计师嫁给了屋主,住进了自己的作品。这是极其罕有的~乙方的胜利嘛hh。
AppleTV+作品,惊艳的建筑美学,画面很苹果,美得几乎每一帧都可以截屏,虽然不是故事片,却感情充沛,每集带出感动的人文情感,这部新片,大开眼界,又陷入更丰富的家和生活的深思。
景很美,但是慢镜头也太多了吧,运镜程式化。。。最爱烧衫木那集。
为了这个纪录片买的AppleTV+。觉得太值了!!!
自然屋和竹子屋真的喜欢,建筑就是建造者的语言,能说出来就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