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军陆战队营 Morskoy batalion(1946)
- 标签:
- 剧情 / 战争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亚历山大·法因齐默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1941年8月27日,苏联红军放弃了已成为孤城的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把这些宝贵的部队从海上送到了列宁格勒,增强那里的部队。8月底,德国人打到了涅瓦河,并在30日占领了姆加车站切断了列宁格勒通往内地的最后一条交通线,情况非常危急。谢尔盖是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基洛夫”号重巡洋舰上的水手,在列宁格勒建造防御工事,并遇见了他的父亲和姐姐,得知妻子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牺牲了。然而,战争就是战争。...

-
- 主演:
- 类型:
- 音乐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9
- 简介:
- 直指社会问题,视角和层次非常丰富。社会的眼光只看到受害者的身亡,犯罪者的死刑,像一种交换,一种“合法”的交易,而没有人关心背后的原因。而这部剧就在思考这件事。故事围绕着受害者与加害者家属构成的圈子,解读两种身份之间的关系,制造矛盾的同时又在反省矛盾;对社会病症的剖析,对新闻媒体的拷问,对犯罪与死刑的解读及重新定义。这个社会到底哪里出了问题?——是对犯罪者、青年人为何会遭受精神折磨走向犯罪道路的质问,以及面对犯罪事件,身为旁观者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戏剧呈现得非常写实,台湾新闻口播的语调口吻,还有各种细节都抓得很好,全员演技在线,节奏控制得也很合理,EP5和EP6是整部剧最震撼人心的部分,结局在妥协,但这种妥协亦是一种谅解,对社会,对罪恶,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的宽慰与救赎。...
- 评论:
- 3.5;题材是真好,近年来台湾在影视剧题材的开拓和挖掘上已经远超内地无疑,无论是涉及的社会热点,还是对政治敏感因素的试探触碰,都相当有视野,值得鼓励。不过台剧的老问题也是相当突出的:1、几乎所有角色都被包裹在一个封闭的共生圈内——即几个主要家庭的关系过于缠绕,虽有利于建构戏剧性,但在着力凸显的社会纪实性方面则偏弱;2、台词与表演方式仍相当尴尬出戏,与严肃议题不搭,煽情过度。
- 立意很好。但在剧作上,“不经意”的单线巧合,能产生一种宿命感;而当多个人物之间都靠巧合建立起多角关系时,会带来刻意编排的感觉,反而让人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