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摄影师在庆典上遇见单簧管表演者,进入爱河后因为谎言开始探究意第绪语的犹太音乐计划。语言被赋予了原罪,是有国家军队做后盾的方言。什么又形成了民族,音乐能否反应一个国族的历史遗产?告诉奶奶终于找到了我的根,继续向下寻找到血脉。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是靠着民间口耳相传的音乐得以延续。
B/以近乎渎神的轻盈姿态让撒旦成为叙述者之一并将经文阐释与影像构筑、情感联结相对照,音乐之声与家庭录像带式的影像便成为超然于虚构与纪录之分的无法被把捉的多维。但是故事与现实的张力在中后段愈加松垮,以至于整体结构的效力也有所减弱。好在最终仍被斯宾诺莎、笃定的镜头与人群的生命力所挽救。
田野调查式的民族志和私人记忆文学化的表达,两条线的交汇太精妙了。一曲对失落文化的挽歌,最终归于歌唱、弹奏和舞蹈的盛大欢愉。
对不起,睡着了
劇情片和紀錄片彼此嵌套,首尾兩場婚禮彼此呼應,又與旁白小說彼此互文,即便最終我也還是對克萊茲默音樂認知有限,卻也無法否認這是一趟寓言一般的奇妙音樂之旅。第一幕起得太高,結尾沒能收住,多少是有些高開低走的,然而作為導演處女作來看,給出的驚喜已經滿出來了。#SIFF2023#
SIFF2023,有被惊艳。剧情很简单:不安现状的婚礼摄影师爱上庆典遇到的女孩,女孩要申请的学位跟古老的犹太婚礼乐Klezmer有关,摄影师一时脑热谎称自己是拍纪录片的导演,正要去拍这方面题材,两人相爱了。从一个谎言开始的、寻找传说音乐的旅途,从澳大利亚到阿根廷,再到乌克兰、罗马尼亚,各地民间犹太族裔们或深沉或忧郁或快乐,在镜头前演绎着自己的音乐,但是,随着犹太复国主义和希伯来语普及而逐渐消亡的意第续文化也让神秘的克莱兹默无处可寻。项目经费告吹,女友远去求学,男主孤身前往摩尔多瓦,在一座座镶嵌彩石画风诡异的墓碑间思考文化传承、犹太民族的转向。女主老师用德(意第绪语?)朗诵的寓言贯穿全篇形成互文:年轻掘墓人如何用斯宾诺莎的自然绵延理论迷惑了导师的女儿而最终悔过。结尾男主见证当地婚礼歌舞文化传承,永恒回归。
#67thLFF#30Berlinale2023最佳首作4/5
今年柏林遇见单元最佳处女作。作为叙事框架的意第绪小说与以爱情推动的犹太音乐寻谣之旅交错呼应。不少段落比较直白地分析了犹太文化及意第绪语渐趋衰落的原因。内嵌字幕把所有的「奥地利」都翻译成「澳大利亚」(往好处想,证明了字幕不是机器翻的)。
前四十分钟如果没有音乐真得很闷,也看得有些云里雾里,中间才慢慢看进去。想表现的东西有点多,文化宗教音乐历史,观众也看得累,好在有很多好听的音乐调剂。另外剧名翻译得真好~
4.5伪纪录元电影,很有趣的声画双线互文叙事,被消灭的“女性化”意第绪文化,没有尽头的寻找。对民族国家、犹太问题、宗教故事学的深刻反思。稍微有点过载,尤其开头,但还是永远可以相信阿根廷电影!
#SIFF一带一路#【3+】影像和音乐的旅行和寻访,轻叙事,记录开始融入在叙事当中,后期慢慢浮出水面。对话题的引入废了一番功夫,呈现得反而差强人意,没有清晰的主线来进行串联,仅仅用文化的概念来概括有些空泛,也缺乏条理。出彩的摄影和对风土人情的捕捉呈现在大银幕上还是能令人愉悦的。
一次历史与音乐的旅程
上影节随便挑了场家附近的看。前半小时基本没看明白,半小时后看得云里雾里,间歇性练习德语听力差点给我整睡着了……当科普纪录片看还行吧,至少知道了消逝的意第绪语和克莱兹莫音乐,顺便还能结合时事探讨一番摩尔多瓦、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关系。必须吐槽的是,上影节这个翻译真的有毒,奥地利全翻成了澳大利亚,共产主义又翻成了康米主义,请问这是什么违禁词吗?
20世纪初,许多移民到巴勒斯坦的世俗锡安主义者试图在他们的社群间消灭意第绪语,并推行使用希伯来语,希望能更促进犹太人的集体认同,认为意第绪语仅仅是一种德语的方言。政治和语言学因此受到了它是一种方言而非语言这一长期广泛流传的看法的影响。希伯来语或意第绪语的争辩在政治上分裂成支持希伯来语的锡安主义者和支持意第绪语的国际主义者。一个有名的例子是马克斯·魏因赖希在他关于这一问题的讲话中所引用的一位听众的观点:(Ashprakhizadiyalektmitanarmeyunaflot),这句名言就是意第绪语(此处引用的拉丁转写),意思是“语言就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中欧和东欧犹太人没有自己单独的民族国家,缺少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作为后盾,语言的地位也被人看低。——25'SIFF
流水账式的纪录拍摄,歌词也不带翻译的~风土人情确实很美,但作为电影过于乏味~以至于影厅内有几波人中途离场,坐我前排的观众三不五时拿起手机查“知识盲区”……昨天小伙伴送了一瓶风油精,最后半小时实在睡意太浓,硬是深吸了好几口才撑到结束~感谢片尾带头鼓掌的观众,感谢我们自己的20230611~#终于打卡了SIFF,实现了今年的一个小目标#
这很难评,可能就是婚礼摄影师拍的
#Berlinale又臭又长,伪得好无聊。Carlo介绍奇遇入围片单时说,这部电影代表了他们对奇遇的理念。Exome?这是没东西可介绍才这么说的吗?🙄不是吹,这种片,德国导演能拍一箩筐,找什么的都有,而且都能找得很“舒适”。印象最深的是找祖父很多年前从土著岛上带回来的史前大鸟鸟蛋,几年前后殖民主义虽然渐渐受重视,但依然不够。本片能入选,怀疑很大程度上占了现在地缘政治的光。
别去稍远的路程看电影不然还得在路上回味咀嚼消化男主西语泡妞寻访犹太民间乐队评论音轨掘墓人德语夹杂沟通困难的英文异国情调固然动听没话说生涩变扭不流畅两处翻译太扎眼了
睡着了……不算看过……
我觉得算是踩雷了……开篇旁白说自己是撒旦,我还挺期待怎么讲故事呢,结果全程几乎不知所云。说是克莱兹默音乐纪录片,但又说拍的音乐片段都不算正宗…像极了虎头蛇尾的毕业论文,理想中要旁征博引见解深刻,但现实却什么都没交代清楚。ps:知道了为什么犹太民族盛产小提琴家,因为小提琴声就是民族的血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