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歌的行旅 30年代文化名人在青岛(1999)
- 标签:
- 类型:
- 电视剧
- 导演: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由青岛电视台社教部制作,选取了老舍,闻一多,沈从文,王统照,臧克家,弘一法师,萧红萧军,8位最有代表性的近代知名作家,讲述了他们在青岛的经历。这部纪录片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深沉的解说词和翔实的档案考证,可见制作者的匠心独运。...

-
- 主演:
- 类型:
- 儿童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9
- 简介:
- 想了一下还是给个五星,不觉得烂尾,已经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极致了,认为结尾是正能量的可以补下原著《坏小孩》,暗示已经很明显了。所有搞创作的应该都羡慕死紫金陈了,看看这两部改编的成品,都是三星小说五星电视剧的水准。秦昊和张颂文太出彩,原著里大人的角色大多扁平,两位演员的表演让人物立体复杂起来,特别是朱永平,不再是个脸谱化的渣男,相比起来王景春那个角色发挥余地就少了很多。另外原著是上帝视角展开+最后日记本反转,电视剧我认为采用的是日记本视角,即从头到尾我们看到的都是朱朝阳「修饰」过的真相,注意观察他在每次命案发生时为自己设定的旁观者角色,以及他们为什么要30万的原因。...
- 评论:
- -服化道不错。无关人员的喜欢毫无意义。名句呀,简直应该打印出来,贴墙上,天天念一遍。
- 按通常意义上的各种标准,这无疑是一部高分电视剧,但我为什么要打一星去引人注目,一定有什么东西让我觉得它不对劲了。仔细看它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底层互害互帮,互斗互理解,这种激烈的人性挣扎的剧场为何,也总是在这部分人群中上演出来呢,于是,把观众感动感化得不要不要的所谓的“人性”在剧情的展开中升腾了起来,它仿佛告诉我们,直面人性,理解人性,甚至战胜掉一部分人性,是我们老百姓生活中的功课与任务所在。这种东西太过熨帖了,贴合着当下社会暴露出的种种症结所制造出来一剂膏药,用种种的现代影像和文字技法把一种保守的意识形态包装起来,我的意思是,越看它,越远离激进,越看它,越反动。这是最高级的意识形态宣传,我知道我这种标准在别人眼里是变态的,但不变态毫无意义,毫无某种可能性去发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