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1952)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张朴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片名: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编导:张朴 摄影:程默、聂晶、陈民魂、苏河清 影片本数:3 色别:黑白 出品年:1952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1951年11月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1952年在各国举行伟大的文化名人周年纪念的决议。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积极响应。 这四大名人是塔吉克族人医学家阿维森诞生1000周年,意大利艺术家达?6?1芬奇诞生500周年,法兰西作家雨果诞生150周年,俄罗斯作家果戈里逝世100周年。 4月28日,应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邀请,前来我国参加纪念活动的外国贵宾到达北京,参加于5月4日举行的纪念大会。在纪念大会上,郭沫若、老舍以及外国朋友先后发表讲话。周恩来总理会见了前来参加大会的外国来宾。 (http://www.cndfilm.com/20100429/101512.shtml)......

-
- 主演:
- 类型:
- 喜剧
- 地区:
- 法国
- 评分:
- 5.2
- 简介:
- 暂无...
- 评论:
- 它预算吃紧,没有摆脱国产剧「注水/滥用光线/节奏缓慢/滤镜土气」的痼疾,但它足质足量,偶有神来之笔,完成了对于《三体》这一「当代名著」的必须要有的「第一次经典影视化」。
- 陷入了对文学作品影视化深深的怀疑:如果影像的空间感、镜头的细节呈现、情感浓度和叙事的复杂程度都不如文字,我们为什么非要把它拍一个剧出来呢?一到悬疑片段就快切+疯狂转镜头简直土爆了,十年前都不用这种拍法了吧?台词念法和妆造稍微打磨一下,也不至于是现在这个塑料样子吧?场景和美术团队是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吗?人物脸上有正常的光吗?非要用滤镜代替打光吗?啥?预算不够?那建议别拍。(ps.王传君不是在演一个科学家,是在演一个演员&史强应该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不是其实很糊涂装得比谁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