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穿越桃花源(2009)
- 标签: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卢希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穿越桃花源》——让我们穿越孤独 2009年5月31日,民主湖论坛首部校园DV电影《穿越桃花源》在民主报告厅举行首映式。多数前来观看为的观众为大三、大四的学子,他们表示想借这个旨在纪念虎溪岁月的影片来重温初入大学时的各种情怀。 作为影片的导演,来自重庆大学05级电气工程学院的卢希想借此影片,通过镜头剖析学生的孤独情绪,鼓舞并激励身边的朋友积极向上。 影片中的男主角陆冬生,是一个迷茫的符号。过往的初恋与现实的大学生活重叠在一起,而浪漫又有现实的压力。在这样多变的环境中,人不稳定的情绪如同断了的琴弦一样鸣出曲折的变奏曲。忧愁从来都是人自扰,青春的岁月想沉淀平静的生活却又夹杂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影片虽然说是纪念虎溪的岁月,让人意外的是,这样的纪念在影片中的也是一种沉郁的表达。求职的繁琐,考研的恐慌以及对于爱情的失望,正是表现了大三、大四学子现在对于未来的......
自己学校的多多支持下
充满怀念的一部片
非常怀念的……致我们热泪盈眶的青春

-
- 主演:
- 类型:
- 传记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8
- 简介:
- 3.5;题材是真好,近年来台湾在影视剧题材的开拓和挖掘上已经远超内地无疑,无论是涉及的社会热点,还是对政治敏感因素的试探触碰,都相当有视野,值得鼓励。不过台剧的老问题也是相当突出的:1、几乎所有角色都被包裹在一个封闭的共生圈内——即几个主要家庭的关系过于缠绕,虽有利于建构戏剧性,但在着力凸显的社会纪实性方面则偏弱;2、台词与表演方式仍相当尴尬出戏,与严肃议题不搭,煽情过度。...
- 评论:
- 司法与媒体,加害者家庭与被害者家庭,人活在社会中,永远都有无尽的话题。如果说几年前的《麻醉风暴》是惊艳的话,那么本剧则可以称之为震撼了。
- 1.我们不作恶,不代表不是恶人,这几年愈演愈烈的标签化与站队声讨让我确实想说的也越来越少,几个朋友甚至连朋友圈也不用了,语言无用。2.第五集,当无差别犯罪的凶手被执行死刑,他的律师痛哭醉酒,为了惩戒凶手而不去探讨背后造成这样的原因,不是把恶人都杀掉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美好的。“大家都希望他死,舆论媒体也希望他死,但是民主法治是用来讨好人民讨好媒体的吗?这算什么民主法治”,震撼。3.全片竟然是手提摄影,摄像师太厉害。4.我们的现实题材剧大多放大加速焦虑,但想要输出的意识形态却又完全脱离现实,所以都是割裂的,也就玄幻剧能看了。5.本剧探讨了新闻媒体的价值观,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