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0103。谢晋独立署名第一部。江淮剧舞台纪录片,这出戏用的是《庄子·盗跖》“尾生抱柱”的典,最精彩也就是男演员这段大水之中挣扎的无实物表演。本身电影化程度还是不太高。另:该剧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二等奖,筱文艳及杨占魁分获演员一等奖及三等奖。
有江味儿,有淮味儿,好听。尤其听到那些在苏剧、沪剧、评弹里被当成成丑角使用的腔调口音,在这里都是正经生旦,就觉得还挺心疼江北人民的。
谢晋导演处女作就是一部戏曲(淮剧)电影,剧情改编自传统爱情故事尾生抱柱。
淮剧的舞台记录,当年与锡剧《双推磨》同台拍摄,所以海报也是两剧同画的……
中央电影局、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谢老导演处女作,拍戏曲既可以藏拙又不会露怯,只是江淮剧有些欣赏不来,这个为了坚守承诺倔强到死的汉子用当今的眼光来看不显悲壮反倒有些讽刺
真正的舞台电影,不过很高清就是了,唱腔没有我第一次听的淮剧那段贯口一样的爽脆了,蓝桥会和庵堂会差不多啊不过是悲剧,唱词真通俗啊,怎觉得差点什么。
5
对戏曲、女性命运的关注,贯穿谢晋导演生涯始终了!这部确实也没有太体现谢晋的导演才能。不过韦郎保翻江被淹死和贾玉珍殉情,演员真是表演的太艺术了!
处女作
别致悠然。
谢晋第一部作品。民间传说改编(像是“尾生抱柱”),(江)淮剧传统剧目之一,本剧荣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二等演出奖,筱文艳获一等奖,杨占魁获三等奖。上海市人民淮剧团协助,还有剧本整理、音乐演奏。舞台极简,几乎没有道具和布景,全靠演员表演和唱腔,镜头拍摄遵照画框,尽可能还原舞台。中国电影资料馆,20231212。
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戏剧,看于中国电影资料馆。
古典剧目,了解淮剧。
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中国戏曲真是惭愧学了N年西方音乐中国戏曲听起来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是很懂唱腔演出舞台也和歌剧大相径庭也许和清唱剧更像?有待进一步研究
魂断蓝桥。。
看过留痕
“生不是蓝家妻死也要做韦家媳”(大意)早期女权看似是追求爱情夫权交接实际是当时普通女性能追求自由的极限“爱情”只是由头和形式而作为后来人不该嘲笑这种初期的自我意识更不该止于“自由恋爱”应该珍惜现在的条件和环境做更辽阔舒展的个体不枉前辈的血泪
戏曲片,江淮剧,特点是淳朴粗犷。《蓝桥会》是淮剧的传统剧目之一,由一个民间传说改编而成。主要讲述了贾玉珍和韦郎保离散相认的恋爱故事,表现古代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真诚、忠实和不为环境所屈服的反抗精神,有点《梁祝》味道。单一简单的场景,背景依靠画布支撑就够,镜头切换简单,主要是全景和中近景来回切换,两个人物,三个机位一口气就能完成,舞美折射出那个年代的物质生活水平。谢晋独立导演处女作就是执导戏曲片,注定了日后对中国影戏传统的吸收,发乎情,止乎礼。同时围绕男女不幸恋情作为叙事动力的编导思维也将深深影响谢老的电影观念。
谢晋
谢大师的处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