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奥斯威辛到耶路撒冷 De Auschwitz à Jérusalem(1998)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Serge de Sampigny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1948年5月14日,在特拉维夫,大卫·本·古里安(David Ben Gurion)发表了一项历史性的宣言,让在场的数千名目击者热泪盈眶:以色列国的建立。这篇演讲被全世界的犹太人欢呼为他们最珍视的愿望的实现,标志着长达两千年的流放的结束。对于大屠杀幸存者来说,以色列的诞生提供了慰藉和希望。然而,对于700,000名将流离失所或被迫离开他们在这个新生国家的家园的巴勒斯坦人来说,这标志着一个不公正的篇章的开始。这部引人入胜的纪录片深入探讨了持久冲突的起源,涵盖了从最初的纳粹迫害到今天的事件,包括悲惨的出埃及记和联合国1947年对巴勒斯坦分治的投票。它提供了公正而细致的叙述,揭示了复杂而持续的斗争。...

-
- 主演:
- 类型:
- 喜剧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8
- 简介:
- 殷红眼光还是差点儿意思,怎么能说傅卫军虽然帅但可惜不会说话呢?他帅就帅在不会说话好吧!...
- 评论:
- 先开始,大家说导演是摇滚乐手,接着,我说“丫是一诗人”,后来,时间线收束,又觉(jiao)着这帮主创真懂点悲剧理论啊。昨天,朋友圈有老师说,文学是班宇的,演技是范伟的。大结局了,另一位老师回帖,情绪是小资产阶级的,内容是公有制世代挽歌。而我还没看到那场雪,还停留在“只要工人一起上去打厂长,这剧就立住了”的水平。但说到底,这真是一部历史叙事啊,其艺术价值已完全超越作品原本的表达欲。豆瓣最后的涨分越是不理性,越是说明问题。伟大的历史叙事都是关于我们自身的“前史”,为记忆在漫长的等待中做一次疏通,给政治无意识测一测温。在电视剧许可证许可的范围内,这部剧竟然真的做到了。啥意思?往前看,因为过去真的发生过而且永远留在了过去。
- 在玉米地里转身喊阳儿,北儿的时候,太戳泪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