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颐和园风光(1964)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叔克 / 李廷铮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1960年以后,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每年都要组织毕业班学生摄制毕业作业影片。从1960年到1965年为本科班各届毕业生共组织了故事片《夺印》1部及短故事片19部,总计本数71本的联合毕业作业,短纪录片及留学生的纪录片毕业作业共14本。其中纪录片《颐和园风光》(柬埔寨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联合作业)发往国外上映。(http://www.bfa.edu.cn/jfjg/2006-09/25/content_5529.htm) 1963年,柬埔寨王国留学生叔克(皇家摄影师),进修学习一年,专业技术课授课为刘国典,专业艺术创作课授课为任杰。毕业作业是与中国学生李廷铮(摄60毕业班学生)合作拍摄的纪录片《颐和园》。(http://www.bfa.edu.cn/yx/2006-05/08/content_1211.htm)...

-
- 主演:
- 类型:
- 剧情
- 地区:
- 中国
- 评分:
- 暂无
- 简介:
- 乾隆年间,方世玉随其父方德押送丝绸前往杭州参加集会,杭州当地恶霸雷老虎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在集会上相中自崖城一路卖艺来到杭州的秋氏父女,方世玉果断出手,却没想因此引来了一连串的麻烦。...
- 评论:
- 而同样明显的是,《封神》三部曲要做的,是对演员职业性的修正——在流量明星还未式微的制作初期,大胆启用大量与角色契合的新人/素人,并根据其角色要求/特性进行针对性训练,培养成演员,也是对拍电影方式的修正——探索中国电影工业化中的奇幻史诗电影制作,为中国电影工业制作体系树立一面专业化、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旗帜,更是对中国叙事的修正——从当代到明代的《封神演义》、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再到殷商,沿时间一路回溯“封神”故事在千百年间的演化,寻找其中最基本的结构和最原初的叙事,用原型宝库中的宝贵资源讲述当代的“封神”故事,也是当代中国的大叙事,然后让“封神”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到达可见的未来。
- 服化道、选角、培训,都让人见识了中国式工业化拍摄的巨大可能。《封神》的成功意义重大,它让人看到了,用心创作能够获得观众青睐。一扫当下小品电影、抖音式电影三步的阴霾。而它坚持到现在才上映,完全用电影捧红了“封神六子”,又恰好整顿了内娱畸形的流量生态。从各个方面看,它都打响了反流量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