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吕赫若:冷峻的人道关怀者 呂赫若:冷峻的人道關懷者(2000)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赖丰奇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吕赫若原名吕石堆,出生于台中潭子一个小地主家庭。他的小说题材主要集中在台湾农村生活与家族故事,文笔锋利具批判性,本质却淳厚热情,被誉为「台湾第一才子」。吕赫若曾在东京与台北都市生活,接受现代化教育,却对现代化运动始终抱持着反思与抗拒。吕赫若初登台湾文坛时正是日本殖民者改造台湾社会的高峰,他透过文学,表达社会转型期文人的焦虑。当时的作品<牛车>、<财子寿>、<邻居>、<月夜>以乡土想象,描写现代化下被牺牲的农民、处于弱势的女性、以及被压抑的台湾知识份子。其批判精神,亦延续至战后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台湾社会……...

-
- 主演:
- 类型:
- 恐怖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9
- 简介:
- 作为准从业者看着最心塞的是,当我们在嘲笑台湾影视业的时候,人家已经做出来了如此社会洞察的作品,而大陆的电视剧仍然在婆媳家庭剧、脑残偶像剧和网文ip间游走,讲述着空中楼阁般虚假的故事。...
- 评论:
- 全篇都在让罪犯家属卖惨。最可笑的是让受害者家属和罪犯家属直接当面PK。律师一直强调要找寻原因。找得到吗?确定有吗?事实证明最后也没有找出来。死刑震慑了多少罪犯?废死的人是真圣母,最后一集强行大和解。突然降智。不谈立场。就一部电视剧而言也不合格。
- 作为现实主义的作品,编剧可以与经典的戏剧作品比肩,冲突之密集与深刻,人物之典型化,不输给戏剧史上的大师们;而其中对于后工业化社会种种社会现象的描摹,又让我们觉得比经典作品亲近许多。剧名“我们与恶的距离”特别准确。人们面对恶的应对方式,很容易趋向于简化、分类、隔离,你是坏人,我是好人,你是不正常的,我是正常的,仿佛这样分类与隔离之后,恶就能远离我们,眼不见心不烦。然而事与愿违,恶并不是生长于特定的人或人群,而是生长于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仇恨、偏见、冷漠。只有我们都能明白,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远,才能真正获得阻挡恶蔓延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