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的劫后余生记 Braindamadj'd... Take II(2006)
- 标签:
- 纪录片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Paul Nadler
- 主演:
- 评分:
- 9
- 剧情:
- 加拿大导演保罗纳德勒Paul Nadler,原本是个音乐短片导演,喜爱运动、狂野的户外生活,过著热闹的多采多姿生活,但是在30岁生日那天,前往浮潜的途中,一场车祸,造成脑部受伤,昏迷指数6(正常为15,植物人为3),被医生判定「脑部外伤」、「额叶受损」、「脑乾受损」,几乎呈现死亡状态,只有5%的机会可以存活下来。曾经身为旅行者、电视导演,以及喜欢和美女与艺术家为伍的生活美食考究者,【我的劫后餘生记】的导演保罗奈德勒,被迫为自己的生活设定在体能和心理上似乎不可能达成的新目标。保罗纳德勒形容自己车祸后「支离破碎,像是用透明胶带黏起来。」能够回到社会,重返正常生活的两个重要关键,一是家人朋友的无尽的爱支持,另一个就是自己的意志力。「我就是要回到以前的日子,工作、爬山、旅行、做电视、认识新朋友,包括女朋友。我是活人,我要做我想做的事,不是医生说了就算。」最后......

-
- 主演:
- 类型:
- 戏曲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7
- 简介:
-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是我们与人的距离。与人有多近,与恶就有多近,恶的另一面,不是善,而是建构在理解基础上的共情、在共情基础上的释然、让释然在时间流转中变成的原谅或者,对未来的憧憬。这些都是对抗恶的东西,它们最终脱胎于一种选择,而不是顺其自然。不能剿灭恶,只能告别,而且告别恶,只能用努力,不能用逃避。...
- 评论:
- 如果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也可以像王律师一样,去探讨,去追究那些杀人凶手的杀人动机,我也会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原因让他去杀人。然而,如果我是受害者的家属,作为受害者的家属来说,原因重要吗?找出原因了,受害者可以重新活过来吗?找出原因了,事情的结果可以得到改变吗?不要说什么改善世界的话,对受害者的家属而言,他们自己的世界早已崩塌,别人的世界会不会崩塌,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可以认同王律师的想法和观念,但是不得不说,这对受害者的家属而言,真的太残忍了。人都是很自私的,刀不割在自己身上,怎样都无所谓。然而当自己开始流血的时候,最想做的是把这一刀还回去。至于刀为什么会划在我身上,重要吗?我已经流血了才是重点。
- 很难得,前三集非常好。台湾影视这几年在类型片的开拓和尝试上终于真正的有了曙光,在恢复元气了。优点太多就不说了,缺点还是略过度依赖戏剧冲突和巧合,情绪宣泄略泛滥,有点主题先行,后期稍微疲软拖沓。期望的是能更冷静细腻,丝丝入扣的一层层剥析社会议题。不过总体来说,真的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