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在观看自已演的电影。。。长镜头依旧,对白还是很少。
蔡明亮症候群,看过留脚印
附在[再见伊甸园]的dvd里就差不多了
还真是极少主义。电梯、城市声音、电视、时尚杂志、高楼大厦——人类问题。我喜欢信息稍多一点的。太多时间在堆叠信息以待一个点可以破除谜题,更像脑力考验而非艺术欣赏。6/10再见伊甸园之后:这部就千万看完了再见伊甸园再看吧,观影体验会极大不同。于是就不再极少主义。城市中的状态和丛林中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明明都是平淡的日常,城市那么暗淡,城市却那么令人向往。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跟《再见伊甸园》接连一起搭配看的感觉简直不能更妙,银幕内外的环境与观众观影的记忆,前者空间,后者时间,跟随演员在银幕前看着自己主演的电影的那一刻,融会贯通。
远远不如《不散》
对于空间的把握和运用,长镜头的调度都很成熟了,自我致敬前作和蔡明亮么
与蔡明亮不同的是,阿隆索放的是自己的前一部电影,再见伊甸园。蔡明亮开启了缓慢电影新潮流,但大多导演只是相似的表达技巧,长镜头,固定机位,最缺乏的是感情,情感。蔡明亮把自己的感受也分享出来了,这才是电影的核心。自我表达才是核心。孤独爱对归属感的追寻乡愁城市的疏离现在很多缓慢电影导演只有技巧没有情感没有自我表达的情绪
阿隆索没蔡明亮有感情,不免让人觉得有点信手拈来。看电影人的生活有点像圈养在盒子里的虫,天光只来自那个小小的方框。
从始至终画面都比较阴暗,尤其在电影院大门那里,里面的阴暗缓慢和外面的明亮匆忙,对比很鲜明。片中那位导演对影片的期待大概比较高,没想到结果这么差,导演的当初的期待大概也算是幻想曲的含义之一吧。
空间/身体的景别恰到好处,即便游手好闲也不会让人觉得电影是关于nothing的。
±0,又见伊甸园
slownessandself-reflexivity
4.5
看完后认为Fantasma比LosMuertos要好,约莫也是种悲哀/不自由
确实很极简,音乐也配得不错,实验色彩
戏中戏为导演旧作Muertos,Los
利桑德罗·阿隆索想让人直面人性深处的残酷?
表演成分过多
對生命一個片層--廢棄時光,或者某種遊手好閒的無意識的注視。沉思電影即是催促觀眾腦補,思索,片中人的潛意識,進而進行一段關於自己生命的沉思。信息量還是很大:一位電影導演對自己作品強烈的珍視,以及他與他人難消的隔閡、一位憂心忡忡總在焦慮地尋找修復的影院管理員,一位脆弱的引座者,幾乎不敢做任何事情,一位浮在許多事物之間、抓著很多資料看電影卻睡著了的秘書。每個人在周圍空間中如同鬼魅一般,離群索居者,邊緣者,總在空間中遊蕩卻無法進入任何棲息地的人,這不是我們的某種狀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