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儿女英雄 兒女英雄(1937)
- 标签:
- 战争
- 类型:
- 电影
- 导演:
- 黄漪磋
- 主演:
- 林丽萍 / 冯应湘 / 冯烽
- 评分:
- 9
- 剧情:
- 影名称:儿女英雄(上、下集) 出品公司:新光公司 制片地区:中国香港 类 型:战争 对白语言:粤语 色 彩:黑白 职员表: 监制:黄漪磋 导演:黄漪磋 副导演(助理):冯志刚;冯一苇 编剧:黄漪磋 演员表: 主演:林丽萍饰演少女 联合主演:冯应湘;冯峰;孙尼亚;黄夏飞;高威廉;杨君侠;刘桂康;张惠民;邓桂芳 上映时间: 上集:1937年09月11日 电影剧情: 上集:鼓励人民接受军训,提倡工业救国。号召群众一同抗敌,展开全面抗战。 影片花絮: 上集:影片中的战争镜头占全片十分之七,影片邀得数千名空军、炮兵、骑兵和步兵参与演出。...

-
- 主演:
- 林丽萍 / 冯应湘 / 冯烽
- 类型:
- 武侠
- 地区:
- 暂无
- 评分:
- 1
- 简介:
- 5+1个故事,但每个故事又有联系,主角一永在短短12集里成长了许多。这部剧最妙的一点是,不是先开启了主角的金手指,而是先让他经历丧失至亲的惨剧,再让其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其他生灵(执念)。看完大结局才知道为什么剧名起的那么古怪——所谓的“不良执念”是从人类的悲伤、思念、嫉妒等衍生而来的,那些执念因为人心强大的力量而拥有了本不应该拥有的生命,但因其存在违反了自然而需要主角帮助才能解脱。一永代表着居于主位的毛笔,光砚代表了砚台,楮英则是纸张,书法在这部作品里拥有着能够抚慰人心、斩断执念的作用,也预示着人心虽可能产生执念,但却也有着向善的力量。“执念”的实体是万千红线,让人想起盐田千春的艺术品。男主角是个长得很像哈士奇、笑起来侧颜颇有周杰伦神韵、总被别人误以为是流氓的好人,这一设定也很有意思。...
- 评论:
- 又是一部角度刁钻的台湾议题剧。野心很大,各方视角和观点铺得很开,但最有力度的还是公投前陈令秋的“以杀止杀,如果非杀不可,就要在最需要的时候杀”,和《大卫•戈尔的一生》可以形成对照组,大卫•戈尔以不假思索的态度展现自我牺牲以杀止杀的悲壮,但八尺门中用陈令秋的反转对“以杀止杀”有延展与反思。可能是原著作者半路出家又自编自导的关系,掌控力不足影响到观剧体验,很多重要打点不清晰或不在更有力道的位置,经常发生某些重大转折后,各方反应表现相当不充分,时间线也略跳。如果跟着主角佟宝驹的人物逻辑捋下来,就会发现他很多态度转变只有结果,原因要么没展现要么非常隐晦,他对海滨命案燃起信念居然只有一场被刘家恒奚落的球赛来推导,相当轻率。太多的场景就像把人物摆在一起进行辩论,总有种不自然的夹生感。
- 我看过的最佳台剧,也是我第二部打五星的台剧,上一部是《我们与恶的距离》。这部剧比社会影响力更大的“那部剧”要好很多,比《我们与恶的距离》也要略好一些,希望下一届金钟奖能把最佳剧集最佳男主和男配女配都给了这个剧吧。看这几部台剧的最大感想就是,两边的社会差距越来越大了,我猜这边的很多观众未必会理解那边的社会上正在讨论什么问题,比如这部剧的主题,死刑问题。我在微博上尝试着讨论过这个问题(并推荐了台湾张娟芬的《杀戮的艰难》,结果被骂得狗血淋头。也许,先有更多的人能理解《不完美受害人》再说吧,这都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