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电影。
歌舞的部分浑然天成,但剧本太单薄,演员的表演真是……但这种表演方式也算是天山厂的特点吧,他们也许有机会走出一条自己的喜剧类型片之路。
偶然间在央视6看到,非常喜欢。没有现代都市的压力与纠结,全片沐浴在金色阳光下,美丽动人的山水,加上那个年代特有的清新纯真欢乐阳光的氛围,看完整个心情都轻盈起来,蛮喜欢的。
故事开始于新疆歌舞团招生,在途中招生人员被一个女孩的舞蹈才华吸引,但女孩的养父也执意不让她女儿当演员。直到发现他女儿正是这个招生老师的亲生孩子。是一个新疆歌舞+寻亲的故事,多么像热血的青春啊,只是电影故事由头不一样而已。不过这个故事据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在新疆本地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女性导演拍出了《五朵金花》的视觉美。影片频频提到浩劫,让人对八十年代的文艺真诚感到敬意。
那个年代的感觉真是好,人都很自然开朗。还有我觉得那个年代我们还拍了很多这种多民族题材的电影,现在有钱了反而不拍了。
在那个对真善美进行扼杀的年代,当演员,是可能丢命的,所以玛依拉的继父是不同意玛依拉当演员,那是对玛依拉的保护。亲生母亲的基因被玛依拉完美的继承,母女俩都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后,母女相见甚是感人。八十年代的伤痕电影,不是用恨来对待那个时代,而是用真情、美丽、善良来和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告别。
《黄菱艳》
经典
八十年代的白杨沟真干净啊上次没认真看这次看来真是宝藏布景美术全都干干净净的表演非常质朴有些人觉得剧本不好试问当时有几个好剧本至少我觉得比现在某些电影看着让人觉得舒服
如果说谢晋的《牧马人》是满分模范作文,那广春兰的这一部也算得上同题材的高分作文了,很有导演的个人风格和浓烈的地方特色。画面满屏都是姹紫嫣红,鲜花与翠绿的葡萄藤簇拥着热情烂漫的青年男女,像少女漫画一样,真的很美好啊,爱能融化寒冬,阿米娜和玛依拉在明媚的春光里重逢。
感动呜呜
慢慢的回忆!
补课新疆之后文革伤痕派。北疆采风+多民族风情+女性视角+歌美人美,天鹅湖与各组solo,养眼窝心。
真有新疆特色!
头花有苏联风格。黄毛丫头果然是个塔塔尔。
太经典了,看了都快10遍了
童年的回忆。8.3分
很喜欢,从爸爸妈妈口中听过很多次,自己看完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80年代淳朴,自然美的演员们,这可能是我看过的rayhanabliz女士最年轻的样子,真的很美丽,还有好喜欢女演员们的细细的眉毛,有一种女性柔软细腻的美感。电影里听到gheripsenem的歌曲心里各种感觉此起彼伏。非常有幸没回过新疆的这么久的日子里看到这部电影,看到瀑布和草原心里就在想下次回新疆找机会再去一次南山和天池。还有好喜欢她们铜铃般的的歌声,清脆又响亮。最后的一点点疑问是电影名字为什么叫artisbolalmighanqiz?玛依拉最后不是如愿当上舞蹈演员了吗?
新疆著名舞蹈家热依汗和梅丽古力主演,认亲与招收艺员两个情节交叉进行,有大量精彩的歌舞展示。热依汗号称新疆的乌兰诺娃,里面有她维哈印傣塔五种民族的独舞片段;梅丽古力至今还出演影视剧里的妈妈甚至奶奶,现在已经是憨厚的胖婶婶了,但当年是如此纤瘦美丽,上天对维族阿姨们真的有点狠呐;剧情是流畅的,而且竟然还兼有对十年浩劫伤痛的反思,蜻蜓点水带了一点;里面的喜剧担当是天山厂御用笑匠木拉丁,他只有很短的手鼓舞表演,却是功力十足;小女主和好友们在山间嬉戏的片段,风景极为优美,洋装的美丽姑娘们在缀满鲜花的草甸上歌唱,不输阿尔卑斯山下的牧羊女;配角女老师有一段很短的十二木卡姆配古典民间舞,而小女主梅丽古力在二十年后的电视电影里又跳了这支舞,服装和动作套路完全一样,这就是传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