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至少一半痛苦来自混蛋父亲们。
2023.2.16
今天有幸在现场Q&A环节问了导演问题关于toxicmasculinity,vulnerability在父权制下重置暴力在它炮制出的性别范示中谁又可能幸免遇难但又如何让我们在这样迷惘和创伤中重新拾起来自友情、家庭以及对彼此生活的干预太喜欢了!
#72ndBerlinale#EFMonline-全景-EuropaLabel奖。7分,可能是因为太猛了不适合小朋友看所以没去新生代单元?虽然(怀旧年代戏)残酷青春略套路,不过导演视听构思很厉害啊,比他上一部《心之石》还是有些进步的。对小朋友表演的调整也很到位。
真冰岛青春疼痛物语。男孩子的成长,可能绕不开弱肉强食和情义无价吧。被霸凌的小孩会遇到可以保护自己的人,而欺负别人的施暴者,也会成为被人欺负的受害者。施暴者的角色转换和主要角色的更换,是本片的特点,而且这种转换看起来十分顺理成章。除此以外,电影还聚焦父爱的缺席和父权的霸凌。一定程度上,父爱的缺失只是男孩人生中的遗憾,父权的霸凌才是他们人生最大的痛苦。也许几个孩子到处释放的暴力,也是来源于对父亲的反抗和模仿。残暴的父权衰落后,孩子们可能还有机会重回正常的人生之路。
好兄弟
北欧的冰冷总是适配青春的疼痛,一如三个男孩。父爱缺失与叛逆期的不羁混杂交错,如同阴翳的海风吹裹着刺骨的痛阵阵袭来,久难消弭。熟悉的冰岛电影之味,神秘、清冽又饱含热忱!影展电影框架稍显笨拙,略微扣分。其他的都很好!!!(怪不得眼熟,原来是《心之石》的两个小家伙长大了)
#2022台北電影節
导演真的很会拍,把冰岛冷冽的风格在电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家庭关爱的缺失、社会系统性关注的缺乏导致了年轻一代生活的不完整,于是他们自行拉帮结派,试图在暴力和烟草来麻痹自己的伤痛,但也有人在这之余习得了友谊的力量与朋友的意义。
这种成长题材,孩子们的表现永远是灵魂。
又冷又明亮,走向略疲软。(数次联想到《伴我同行》
#Cannes22NO.257/10当我对于里面的暴行真的产生了些恐惧感,这部电影就已经很好了。
#戛纳市场
看了许多冰岛电影都与想象不同,头脑中那个洁净、神秘的遥远国度,有太多电影在表现暴力、抑郁。影片展现了友谊的力量与安慰,虽然这种友谊也难免沾染了些畸形的暴力,但还是极为触动人心。
这社区是什么少年犯培养皿吗我去。导演最后整个大光明结局别太好笑,什么朋友,从一开始不过是好奇使然可以掌控拿捏的玩物罢了。不是匡扶正义,只是宣泄暴力。今日份厌y达标了
青春残酷。。。
看着很混乱,主题不明,名字可以改成糟糕的朋友
3.5残酷的青春,想做爱
6
影片聚焦冰岛少年所遭受的霸凌,比较出色的,是叙事视角由受害者Balli自然地转向施害者Addi,你便很容易发现,接触的个体稍有变化,施害者本身也是受害者。遗憾的是,影片进入后半段,症结的探索方向显得比较模糊,线索发生断裂、产生废笔,奇幻元素的参与度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