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是微观史学与口述史学宣传的一次很好的实践,通过一些名人来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并将这些历史公之于众,让人民可以铭记,对于推动史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找寻到自己的根基,知道了自己从何处来,就不会再感觉自己是飘荡在宇宙中的孤零零个体。而是千百年来血液和精神力量融合汇聚在一起的集合。每一个人身上都肩负着希望。有什么理由不认真对待人生?就像马未都说的那样:我们的先人不知道我们,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他们。
在现今这么一个亲情寡淡的年代,这种纪录片其实还是很有意义的。不过更多的都是名人富贵命(细查易中天族谱,那也是牛逼的很,起码书香望族),难免让人感觉“富贵有命,将相有种”。易中天和陈冲那几集,摆拍的很刻意,按剧本的痕迹太重,反不如阿丘曾宝仪亲情流露来的自然,真情人性最动人。8.5
看看嘉宾的成绩和他们的家族历史,不得不感慨“富贵有根,聪明有种”。
以前我不懂那种他乡遇故知的欢喜。直到我上大学时,在另一个地方的路上听到乡音,立即欣喜的上前询问。搬家之后一直不喜欢新家,因为离亲戚朋友太远。国人自古有寻根溯源的思想,它让我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不至于感觉孤零。
阿丘和曾宝仪那两集定义了血脉亲情才是国人寻根的意义,而非牛逼哄哄的族谱。铅字具象成了个人,事件变成了经历,家史构成了国史……虽然摄制组对流程编排严重,易中天和陈冲的演技多过真情,不过企划意义大于内容,些许的刻意依旧能可以原谅。
易中天的三集虽然历史庞大,但总感觉是端着架子在演戏。而阿丘的一集却是真情流露,当所有的疑虑和遭遇被公布时,我也和在橡胶林痛苦的表兄弟一样默默流泪了,期待后续寻根
话说我还真想回到自己名字上在族谱的那天,在这个血脉亲情渐渐冷淡的社会,乡间那种依靠乡党宗族的联系不知道会不会走向消亡。五百年前是一家?未来也许发现共有同一个祖先的人们依旧漠然。在老家虽然是“外姓”,但是看见村里的祠堂(别姓)倒塌荒芜十余年难免伤怀。乡音未改,只恨鬓白。
"我们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也就知道了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哭了一晚上。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回乡偶书》,小时候不知道背了多少遍,却只有口无心。长大了,才渐渐明白它的涵义。
我更喜欢这个纪录片。
听说比《舌尖》好看,追了易中天、曾宝仪、阿丘三集,不喜欢,一个好题材浪费了,脚本平庸,视点单一,僵硬寡淡,央视一贯的煽情过犹不及。都是人文摆拍,为什么外国人可以拍得那么自然?都是华人拍华人,我知道为什么喜欢《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为什么喜欢《海上传奇》了。
让我明白了,我站着的土地,我身处的国家的厚度。有大家,有小家,有各种悲欢离合。如果我们可以站在历史,站在身后人的角度看,我们自己的人生也多出了许多内容。和母亲重看,果然易中天的故事的起起伏伏悬念设置最受欢迎。如果有海外华人的部分就更好了,流落在外的很多当时的历史制造者。
必须给五星,虽不完美,还遭腰斩。但“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的发问真的很好。个体家族的命运容纳了上下几百年的国家群体历史。
看完易中天弃
后期煽情得有点假,但节目立意特别好。阿丘的第4集感触很多,大量历史照片的资料很有带入感,最后一封信直戳泪点。
很多人的偶然,汇聚成民族的必然。悲剧,是善的冲突。真是泪点连连的好片。
喜欢阿丘那集
央视的纪录片《客从何处来》,看得真是好生感慨。祖先们的往事都消弭于过往的时空之中了,真要是追溯,沉重的历史感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王安忆写过一本长篇《纪实与虚构》,追溯她母系“茹”的来历,十分好看。以后有精力的话,我也要看看我自己家里的历史。
易中天一期就赚了我五滴眼泪。人是有根的。